2019年,为更好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清华大学结合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实际,充分发挥自身科研和育人优势,设立了“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粤港澳大湾区项目”,首期录取41人,独立编班为2019级创新领军工程博士8班(以下简称“工博19级8班”)。
工博19级8班的41名同学,全部来自于粤港澳大湾区及周边地区的国家重点行业、创新型企业,其中27名同学为中共党员。与全日制博士研究生不同,工博19级8班的同学们都是工作多年后重新回归学校继续深造,因而对“导学思政”有着独特而深入的认识与理解。
一.“导学思政”旨在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有用之才
按照教育部对“导师”的要求,导师除在专业知识和科学研究方面要对学生做好引领之外,还肩负着指导学生在个人品质、思想政治方面健康成长的使命。尤其是在研究生阶段,导师作为学生在校期间的第一责任人,始终肩负着“导学思政”的任务与使命。
导师不仅是学生专业学习方面的师长,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在塑造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向导。清华大学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的重任,“导学思政”就是针对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而开展的。对社会而言,“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德才兼备”才是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材,高校导师应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学术教育,一手抓思政教育”。工博19级8班的同学们身处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平均工作年限超过10年,具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如何针对学情特点与学业需要做好“导学思政“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
二.“导学思政”与“课程思政”互促互进
工博19级8班的同学们目前尚处在第一年的课程学习过程中,尚未全面进入论文研究工作阶段,与导师的交流还比较有限,于是课程学习期间的“课程思政”成为“导学思政“的有益补充,起到了很好的辅助效果。
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在工博19级8班入学的第一学期就开设了 “工程伦理“必修课和”批判性思维”选修课,让同学们初入校园就感受到了触及思想与灵魂的思政教育。每门课程的课上时间,授课教师都会引导同学们进行热烈讨论、充分交流与深入思考,在课后的微信群里授课教师也会积极和同学们延续课上的相关问题与衍生问题的讨论,有时还会选取课后群内热点与争议讨论话题用于课堂案例教学和课上重点研讨。“批判性思维“的授课教师王蒲生老师在课程结束半年多以来,仍然不定时在课程群里与同学们进行讨论与答疑,多数话题都紧密结合当前热点问题与时事政治。比如针对美国技术封锁和中美两国之间发生的诸多事件,王老师引导同学们实事求是地分析目前中国人才回流现状,聚焦于使用批判性思维讨论我国吸引人才的机制以及如何使用更好的政策来吸引和聚集全球优质人才,提升了同学们的政治觉悟、国际视野和开放胸襟,让同学们真切感受到授课教师不仅是知识学习的向导,也是思想成熟的同伴和知心人。
三.“导学思政”延伸至“学学思政”
“学学思政”指的是同学之间、学长与学弟学妹们之间的思政教育。
工博19级8班的韦东庆同学时任港珠澳大桥管理局的党委副书记,同时也是班级和临时党支部的宣传委员,他常以“工地书记”的实例与同学们交流港珠澳大桥工程建设中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和流淌在伶仃洋上的爱国情怀,在课堂的讨论和课后的交流中都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孟敏同学曾在军队服役多年,他把部队的好作风也带到了班里,在部队历练过的同志对党和国家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这个是一种特殊的战斗力,也具有深深的影响力,指引着全班同学更有朝气、正气地学习与活动。这就是工博19级8班同学之间的“学学思政”。
“学学思政”还广泛存在于工博19级8班与在校的学弟学妹之间。工博19级8班的章年平同学和朱锐同学兼任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全日制工程硕士的企业导师,他们积极参与工程硕士生的学业帮扶与日常指导,与在校硕士生的关系,既可以说是“导师”,也同样可以认为是“同学”,这种“亦师亦学”的身份,在思政教育中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朱元成同学作为班级的党支部书记,同时也是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第五届“彩虹桥”就业辅导导师,他利用课余时间主动承担5位在校学生的就业辅导与思想指引工作,在给同学们传授就业经验的同时,也对其在步入社会前进行实用的思政教育。就在这种平等的“伙伴关系”沟通中,在这种“亦师亦友亦同学”的身份交流中,“学学思政”、“导学思政”从有形化为无形,从而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导学思政,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来自工博19级8班的同学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开展“导学思政”教育方面提供了更多、更好、更新的实践方式。